台灣食品消息
  衛福部預告修正L-胱胺酸 (L-Cystine) 使用範圍及限量(草案),綜合參考國際上先進國家之標準,擬修正L-胱胺酸之使用範圍及限量標準,除原有可於特殊營養食品中視實際需要適量使用外,新增「可用於標示有每日食用限量之食品,在每日食用量中,其L-胱胺酸總含量不得高於500 mg。」2022/04/19
 
  衛福部 (2022/04/19) 公告修訂木鱉果、胡瓜、茄科果菜類作物、柑桔類、葡萄、豌豆、毛豆、結球萵苣、百香果、香瓜、洋香瓜、夏南瓜、瓜菜類、十字花科小葉菜類、米類及禽畜乳蛋等動物產品等多項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 (本次修訂內容為2021年12月1日預告之修正草案)。
 
繼臺蕉作為日本校園營養午餐水果,臺灣金鑽鳳梨(台農17號)因為纖維細緻、果心可食及香氣濃郁等特色,營養與美味兼俱,獲得茨城縣(包括笠間市及大洗町)幼稚園和中小學等9個學校認同,今年度首度成為校園營養午餐水果食材,供應日本學童安心享用。
 
	- 
	食藥署近期公布稽查專案
		- 
		端午複合式專案(2022/04/13):抽驗粽子、鹼粽及端午應景食材如蝦米、蛋黃等,檢驗項目包含衛生標準、食品添加物或動物用藥殘留等 
- 
		現場調製冰品稽查專案(2022/04/20):抽樣冰品、食用冰塊及相關配料進行衛生標準、食品添加物等檢驗。 
- 
		飲冰品配料製造業稽查專案(2022/04/20):依據飲冰品配料種類屬性對產品進行抽樣檢驗(如粉圓抽驗防腐劑等)
 
 
 
- 
	衛生局食品抽驗不合格資訊彙整
食品進出口
	- 
	台灣食品出口不符合
		
			
				| 日期 | 目的地 | 食品/農產品 | 不合格原因說明 |  
				| 2022/01/14 | 澳大利亞 | 大豆 | 因得克 (Indoxacarb) |  
				| 2022/01/19 | 澳大利亞 | 花生粉 | 黃麴毒素 |  
				| 2022/03/30 | 美國 | 其他魚 | 疑似含有沙門氏菌 |  
				| 2022/03/30 | 美國 | 鯛魚 | 疑似含有沙門氏菌 |  
				| 2022/04/06 | 美國 | 金針菇 | 李斯特菌 (輸入警報99-35) |  
				| 2022/04/19 | 南韓 | 優格產品 | 己二烯酸 |  
				| 2022/04/21 | 歐盟 | 東方海鮮風味麵食 | 未經授權的製造廠 |  
 
- 
	輸入食品不符合
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 (TFDA) 公布4月進口食品檢驗資訊共40件不符合:  
	- 農殘不符合共18件:7件包括蔬果產品 (其中來自日本的草莓4件)、4件菇類、2件茶類、2件草本香辛料、1件人參、1件香米、1件靈芝;
- 
	7件產品鎘超標:5件水產動物、1件食用百合、1件黑松露 
- 
	1件藻鹽砷超標 1件木鱉果油苯(a)駢芘超標;1件高良薑(非中藥使用)鉛超標;2件魚類甲基汞超標。 
- 
	10件產品不符合食品添加物限量標準:1件產品甜味劑超標 (酸黃瓜)、4件產品防腐劑超標 (蝦片、辣椒精、朝鮮薊粉末、辣椒醬)、4件產品二氧化硫超標 (椰子糖塊、湯料包、玉米澱粉);1件紅茶含有色素。
 
 
國際食品消息
	- 
	美國FDA公布食品新過敏原評估指引、蘿蔓生菜中大腸桿菌季節性變化、瓶裝水中氟化物限量、果汁中鉛的行動指標值草案
		- 美國FDA (2022/04/19) 宣佈為行政人員和利益相關者提供一份指引草案----「評估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案中列出的主要食品過敏原以外的食品過敏原對公眾健康的重要性。」 本指引草案最終定稿後,將解釋當局目前對評估主要過敏原以外的食物過敏原之公共衛生重要性的想法。聯邦公報2022-08303
- 美國FDA與USDA的科學家合作了解袋裝蘿蔓生菜與季節性E.coli O157:H7 食物中毒的關聯,最近發表的重要的研究成果:綠葉蔬菜,包括袋裝蘿蔓生菜,與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STEC) 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發有關,與晚春收穫的生菜相比,秋季收穫的冷藏包裝長葉萵苣中,大腸桿菌O157:H7 存活率明顯更高。2022/04/18
- 美國FDA (2022/04/20) 發布修訂瓶裝水中氟化物含量不得超過0.7 mg/L。聯邦公報2022-08273
- 美國FDA (2022/04/29) 宣布推出果汁中鉛的「行動指標值 (action level): 企業指引」草案,若正式實施後,將 (即飲) 蘋果汁原汁 (single strength)中的鉛訂為10 ppb、其他果汁原汁(包括含有蘋果汁的混合果汁)訂為 20 ppb。
 
 
	- 
	加拿大衛生部擬修訂氟派瑞殘留容許量
- 
	歐盟修訂汞限量
- 
	澳大利亞擬修訂農藥殘留標準、FSANZ發布食品召回統計報告
		- 
		澳大利亞APVMA發布 2022年第7號公報 (2022/04/05),擬修訂部分農獸產品農藥殘留標準,其中嘉磷塞(Glyphosate):穀物 (除大麥、玉米、小米、爆米花、高粱、小麥) T*0.1 ppm、小米 T15 ppm。 
- 
		澳紐食品標準局 (FSANZ) 2022年4月公布2012-2021年食品召回原因統計共776件,大多數食品召回是由於未聲明過敏原(43%,牛奶、多種過敏原及花生居多)和微生物污染(26%,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及大腸桿菌居多)。因未聲明過敏原遭召回的食品常見於混合和/或加工食品(休閒食品、奶油凍粉和冷凍食品)、糖果及烘焙產品;因李斯特菌汙染召回的產品多為肉類及其製品、乳製品、混合或加工食品;因沙門氏菌污染則多為水果、蔬菜和生菜、蛋及蛋製品;常因大腸桿菌而被召回的產品包括新鮮豆芽、發酵香腸和蝦。
 
 
 
食品安全事件
	- 
	美國CDC / 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 / 盒裝沙拉 / 18人感染,16人住院治療,3人死亡 (2022/04/04) 
- 
	美國CDC / 諾羅病毒 / 牡蠣(生蠔) / 103例 (2022/04/06) 
- 
	歐盟EFSA / 沙門氏桿菌/ 兒童巧克力產品(調查中) / 150例 (2022/04/12) 
- 
	英國FSA / 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 / 煙燻魚(調查中)/ 12例 (2022/04/04) 
- 
	法國公共衛生當局Santé publique France / 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 / 披薩餅 / 53例 (2022/04/13) 
 
資料來源網站:(最後檢索日期 2022/4/29)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食品藥物消費者專區、農糧署、美國FDA、美國CDC、加拿大canada.ca、歐盟EU-Lex、澳大利亞APVMA、澳紐食品標準局 FSANZ。
※ 本文由SGS食品服務部編輯小組整理編撰;若他方引用本網頁相關文章內容亦應註明出處,並應確實遵守著作權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