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P 467是什麼?
所謂的「USP 467」,就是美國藥典〈467〉殘留溶劑檢測。其藥品中殘留溶劑定義為:在原料藥或賦形劑的生產中,以及在製成藥劑過程中所使用或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學物(organic volatile chemicals)。加入溶劑起初目的是為提升產率、增加結晶型或增加藥物溶解度,但最後製程卻未能完全將其去除。
由於殘留溶劑不用於醫療用途,且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應盡可能除去。故需要以符合藥物、賦形劑、製劑產品之安全要求,合格之GMP藥廠都應對其生產之原料與藥物製劑中,所含的殘留溶劑,進行監控或評估,且其殘留不得高於安全性評估的規定限度。
USP 467殘留溶劑標準介紹
美國藥典委員(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簡稱為USP)於通則(General Chapter)第467章〈Residual Solvent〉,並依據 Residue Solvents 毒性、危害性及致畸性和環境危害性將其分成3大類:
-
Class 1:係指需避免之溶劑(Solvents to be avoided)
-
Class 2:指需訂限量範圍之溶劑(Solvents to be limited)
-
Class 3:則是屬於低風險毒性之溶劑(Solvents with low toxicpotential)
藥品USP 467殘留溶劑分類表單
分類
|
定義
|
不純物種類
(Class 2 &3舉例常見項目)
|
Class 1
|
|
|
Class 2
|
-
動物實驗非生殖毒性致癌物
-
具有神經毒性或致畸型性
-
具有不可回復性
|
-
Acetonitrile
-
Chloroform
-
Cyclohexane
-
1,2-Dichloroethene
-
1,4-Dioxane
-
Hexane
-
Methanol
-
Toluene
-
Xylene
|
Class 3
|
|
-
Acetic acid
-
Acetone
-
Dimethyl sulfoxide
-
Ethanol
|
USP 467試驗方法說明
已知可能殘留之Class 1 和Class 2溶劑,可參照USP <467> Procedure A或B儀器(GC-FID)條件進行開發與分析。SGS建議搭配GC-MS,更進一步確立殘留溶劑種類和提供更靈敏且更專一的分析。
可能殘留Class 1和Class 2溶劑 ,可參照USP 467步驟確認未知之殘留溶劑:
-
Identification:按照Procedure A之分析儀器條件(G43管柱搭配GC-FID)和Class 1與Class2標準品進行比對,若有疑似訊號進行且高於標準品波峰需進行下一步驟
-
Conformation:按照 Procedure B之分析儀器條件(G16管柱搭配GC-FID)和Class 1與Class2標準品進行比對。確認殘留溶劑種類,確立之訊號大於標準品需對其進行監控和定量
-
Quantification:Procedure C參照Procedure A或C的方法進行方法開發和確效,對殘留溶劑進行監控和定量
👉 詳見下圖說明
儘管 USP <467> 已提供相當完整之殘留溶劑分析,但在SGS多年的分析經驗,GC-FID專一度較低且容易受到產品本身訊號之干擾,而有誤判且高估之狀況產生。而這會造成廠商不斷改善製程,分析人員不斷改善方法,無形增加研發成本。且在法規單位要求日趨嚴謹,GC-MS相較於GC-FID能提供更靈敏的分析。GC-MS有資料庫可以比對可以在初期研究時針對未知之訊號提供初步的比對結果。因此,SGS在分析殘留溶劑時建議改用GC-MS執行,減低不必要之成本。
|
GC-FID
|
GC-MS
|
專一性
|
低
|
高
|
偵測極限
|
高
|
低
|
資料庫比對
|
無
|
有
|
建置成本
|
低
|
高
|
延伸閱讀:
ICH Q3D元素不純物說明:教育訓練前,先了解中文含義! |SGS安心資訊平台
蛋白質藥物是什麼?從開發種類帶你認識,清楚了解未來醫學發展趨勢! |SGS安心資訊平台
※ 本文由SGS健康產業服務部編輯小組參考整理自美國藥典委員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等;若他方引用本網頁相關文章內容,亦請註明出處來源,並應確實遵守著作權法相關規範
📖 本文引用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