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氫
磷化氫(Phosphine, PH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劇毒氣體,磷化氫氣體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並且可以自燃,使用時須特別留意。常溫下為氣態所以保存不易,較少以此形態使用。市售產品多以磷化鋁作為藥劑,乾燥時安定,在濕空氣中與氫、氧反應劇烈,最後形成磷化氫。
磷化氫是一種燻蒸劑
過往使用溴化甲烷作為燻蒸劑有破壞臭氧層的顧慮,因此磷化氫逐漸成為最常被使用的燻蒸藥劑之一。磷化氫的藥劑主要利用藥劑氣化後,均勻分布在倉庫中,可無死角與害蟲接觸,達到完全殺蟲的效果。但因為其毒性,燻蒸過程中需要確保空間的密閉性。
磷化氫屬於呼吸神經殺蟲劑,由氣孔進入蟲體後,可影響蟲體的神經傳導、細胞質酵素GPDH、粒線體等細胞生理機能,此殺蟲機制同樣在人體及家畜也都適用,因而具有劇毒性,使用尚需格外小心。
磷化氫普遍應用於進口穀物雜糧倉儲、麵粉倉及菸葉儲藏倉,主要防治米象、粉斑螟蛾、擬穀盜、煙甲蟲及米露尾蟲等害蟲防治。
一般市售磷化鋁與空氣作用後會先轉變為磷化氫 (劇毒氣體),再逐步氧化轉變為二磷化氫、次磷酸,最後終產物為亞磷酸或正磷酸 (輕毒物質),依照標準作業流程施藥,留意密閉性、劑量足夠、均勻性、殘留性、防腐性、安全性等,並定時監測磷化氫濃度,排氣後達安全值時,磷化氫藥劑大多已無殘留藥效。
台灣對於食品中的磷化氫殘留和監控
台灣在食品安全方面持續精進,針對食品中的磷化氫殘留設有嚴格的監控措施。政府訂定了磷化氫殘留容許量標準,涵蓋多種作物類型,包括大麥、小麥、玉米、米類、根莖菜類、高粱、落花生、香辛植物、堅果類、麥類、雜糧類、可可豆、其他乾豆類(葵花籽除外)、葵花籽、水果(乾)、蔬菜(乾)等。這些標準適用於磷化鋁、磷化鎂、磷化鋅的殘留,或直接使用磷化氫的殘留。
在市場監控方面,台灣實施邊境及後市場稽核,確保進口和本地生產的食品符合安全標準。2023年至2024年,邊境監控發現的違規產品包括芝麻、綠豆、咖哩粉、荳蔻粉等香辛料產品,以及將黃粉、乾蓮子、花生仁等。這些監控措施旨在保障消費者的健康,確保市面上的食品符合安全規範,提升整體食品品質。
食品中磷化氫殘留的檢驗
SGS 食品實驗室依照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的方法「食品中殘留農藥檢驗方法-磷化氫之檢驗」,使用氣相層析質譜儀 (GC/MS) 配合頂空進樣器 (headspace sampler, HS) 進行分析,可協助相關食品業者確認蔬果乾、香辛植物、堅果類、穀類、乾豆類、可可豆及根莖菜類等農產品中的磷化氫殘留,是否符合殘留容許量標準。
若您需要食品檢驗或其他相關測試服務,歡迎您馬上詢問!
引用資料來源
※ 本文由SGS食品服務部編輯小組整理編撰,若他方引用本網頁相關文章內容亦應註明出處,並應確實遵守著作權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