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洽詢
找不到相關資料
因應環保署限制使用「一次用塑膠吸管」草案公布後,市面上各種替代塑膠吸管的材質傾巢而出,如何選擇一支適合且安全的吸管。
如何確保申請環保標章之家用清潔劑及肌膚毛髮清潔劑符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簡稱環保署)規範呢?環保標章申請規範與申請要點說明,趕緊了解此篇文章。
近期被火熱討論的議題『塑膠微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環保署先前調查公布,自來水、海水、沙灘沙礫、貝類等大部分樣品都檢出微型塑膠。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更發現,台灣的「食鹽」中也含有「塑膠微粒」,片狀、條狀和顆粒狀塑膠微粒的數量難以估計,其中又以粗鹽含量最高。
全氟/多氟烷基物質 (PFAS) 是一種化學性質十分穩定且防水、防油、及摩擦力小的物質,因此廣泛被應用在紡織品、食品接觸材料、消防泡沫等,但也因為其穩定的特性,無法被自然分解而長久存在於環境中,成為持久性的有機汙染物。
您喝的水是否都有經過水質檢驗呢?是否符合飲用水水質檢驗標準?「水只要煮沸就可以安心飲用」的想法恐怕不再適用了,若飲用水沒有經過水質檢驗,毒素可能一不小心就進到身體裡。而水質檢驗分為哪些呢?與SGS一起來看看吧!
PVC食品容器將率先退場!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2021年11月15日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1條發布預告草案,自2022年11月1日起將禁止含有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簡稱PVC)這類包材、容器及免洗餐具,用於裝填食品、乳製品、飲料或水、油鹽等調味品、藥品、酒類、維他命內服液或動物食品飼料等商品。
為防堵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流入食品鏈,行政院食品安全聯合稽查專案小組聯合衛福部與環保署自107年7月1日起共同啟動「107年兼售食品添加物之化工原料業者專案聯合稽查行動計畫」,稽查對象為兼售食品添加物之化工原料業者,期藉由稽查與輔導提升販售業者對於食品添加物及化工原料之管理能力。
《毒性物質控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 TSCA)為美國境內化學物質管理的重要法規,2024 年 11 月 19 日,美國環保署(EPA) 在聯邦公報《89 FR 91486》上發佈了一項最終規則,以確定DecaBDE和PIP (3:1) 這兩種 PBT 化學品相關的實施要點。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以下稱環保署)於2022年4月公告「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後,對於一次性使用飲料杯提出管制政策。自今年7月開始,連鎖飲料店業者需給予自備飲料杯的消費者至少5元的價差優惠;2023年1月起連鎖便利商店及連鎖速食店需提供「循環杯」借用服務。對於可以重複使用的容器及飲料杯,將會是台灣限塑政策的趨勢。
隨著美國陸續修動包裝材料毒性物質、持久性生物累積有毒物質等規範要求,我們準備了完整的法規更新說明,提供您在開拓美國市場時掌握最新的法規資訊。誠摯邀請您一同參加我們的線上說明會。
隨著美國今年陸續修動包裝材料毒性物質、持久性生物累積有毒物質等規範要求,我們準備了完整的法規更新說明,提供您在開拓美國市場時掌握最新的法規資訊。誠摯邀請您一同參加我們的線上說明會。
為增進您的使用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s,您可以點選《Cookie 政策》以詳細了解其內容。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明同意我們使用的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