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洽詢

產業知識

Domain Knowledge
消費品
2025/09/10

塑膠微粒:食品容器與包裝中的隱形風險

內文出處 SGS雜貨實驗室
  • 209
塑膠微粒:食品容器與包裝中的隱形風險

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 MPs)近年來成為食品安全與健康的關注焦點。研究與新聞報導指出,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會攝入這些微小塑膠顆粒。它們存在於空氣、食物與水中,甚至常用的食品容器與包裝,在高溫或摩擦下也可能釋放塑膠微粒,增加暴露風險。

塑膠微粒介紹

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 MPs)是指尺寸小於 5 毫米(約一顆芝麻大小)的塑膠纖維、顆粒或薄膜。其中,若小於 1 微米,則稱為奈米塑膠微粒(Nanoplastics)註1、2
依來源可分為兩類:
  • 初級塑膠微粒:在製造時就呈現微小尺寸,如化粧品中的塑膠微珠。
  • 次級塑膠微粒:由塑膠袋、寶特瓶、輪胎等塑膠製品,在使用或環境分解過程中形成。
塑膠微粒普遍存在於空氣、水與土壤,也可能經食物、飲水或日常接觸進入人體。目前研究已顯示人類確實會攝入塑膠微粒,但其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仍在持續探討中,尚需更多臨床研究加以確認。塑膠微粒被視為新興的環境與食品安全議題,值得持續關注並積極降低暴露風險。

日常生活中可能途徑 ?

  • 沖泡飲品:在某些高溫情境下,熱水沖泡塑膠茶包或濾掛咖啡包,可能釋放塑膠微粒。註3
  • 備餐器具:使用塑膠砧板切菜,刀具摩擦過程中有機會產生微小碎屑。註4
  • 瓶裝水 / 寶特瓶:美國NIH研究指出,每公升瓶裝水平均約含 24 萬顆微型塑膠;相比之下,自來水經煮沸可去除大部分塑膠化合物。寶特瓶在高溫或長時間日照下,將會加速釋放塑膠微粒與化學物質 。註5、6
  • 瓶蓋塗層:法國 ANSES 研究發現,玻璃瓶裝啤酒與汽水中的微型塑膠主要來自瓶蓋彩色塗層摩擦,而非瓶身。裝瓶前簡單吹氣或清洗,可大幅降低微粒數量,顯示良好的製程管理可有效減少消費者暴露風險。註7
儘管研究顯示某些使用情境可能導致塑膠微粒釋放,目前仍缺乏直接的臨床證據證明其對人體健康的明確影響。然而,部分期刊研究已指出,塑膠微粒可能與失智風險增加有關,且長期追蹤觀察中也發現人體內的塑膠微粒含量有逐漸累積的趨勢,約相當於一個塑膠湯匙的重量 。註8、9
建議消費者依產品標示的溫度沖泡茶包與濾掛咖啡袋,避免長時間浸泡;使用塑膠餐具或容器時,也應避免長時間高溫或陽光曝曬,以降低潛在暴露風險。

全球監管趨勢

受到全球關注的聯合國《全球塑膠公約》(UN Plastic Treaty)將塑膠微粒納入談判議題註10,促使各市場加強MPs監測與管理,降低環境污染並保護消費者健康。同時,部分市場也開始建立飲用水等塑膠微粒的監測標準,以進一步降低健康風險。

SGS 提供塑膠微粒測試服務

關於產品中是否會有MPs的溶出,SGS已經有茶包、塑膠食品容器具、運動水壺等相關塑膠微粒(MPs)測試經驗,我們可依據成品的實際使用情境,量身設計專屬的預處理與檢測方法,以精確鑑定塑膠微粒及其材質。此專業服務能協助企業有效掌握產品中潛在風險,強化品質控管,降低對消費者健康造成的潛在影響。

※ 本文由SGS雜貨實驗室食品容器具編輯小組參考多篇研究與新聞編撰 ;若他方引用本網頁相關文章內容亦應註明出處,並應確實遵守著作權規範。

資料來源 

註1 :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2021年7月16日)。減塑在幹嘛?微型塑膠、塑膠微粒是什麼?環境荷爾蒙資訊網站。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
https://topic.moenv.gov.tw/edcs/cp-362-9445-20fcd-6.html
註2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021年10月26日;2025年5月14日更新)。瓶裝水致癌?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
https://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id=27393
註3 : Hernandez, L. M., Xu, E. G., Larsson, H. C. E., Tahir, A., Maisuria, V., & Tufenkji, N. (2019).
塑膠茶包釋放數十億塑膠微粒與奈米塑膠微粒。《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53(21),12300–12310。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https://doi.org/10.1021/acs.est.9b02540
註4 : Yadav, H., Khan, M. R. H., Quadir, M., Rusch, K. A., Mondal, P. P., Orr, M., Xu, E. G., & Iskander, S. M. (2023).
砧板:被忽略的人類食物中塑膠微粒來源?《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57(22),8225–8235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
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0924
註5 :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24, January 23) 瓶裝水中的塑膠微粒。NIH Research Matters.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
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ih-research-matters/plastic-particles-bottled-water
註6 : Yu, Z., Uddin, M. K., Rahman, M. M., & Malafaia, G. (2024) 飲用煮沸自來水可降低人體攝入奈米塑膠微粒與微型塑膠。《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11(3),273–279.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https://doi.org/10.1021/acs.estlett.4c00081
註7 : ANSES. (2025, June 20) 玻璃瓶瓶蓋使飲料受到塑膠微粒污染。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
https://www.anses.fr/en/content/caps-glass-bottles-contaminate-beverages-microplastics
註8 : Kuta, S. (2025, February 4) 研究顯示 : 人類大腦可能含有相當於一湯匙的塑膠微粒。Smithsonian Magazine.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the-human-brain-may-contain-as-much-as-a-spoons-worth-of-microplastics-new-research-suggests-180985995/
註9 : Haederle, M. (2025, February 28) 人類腦部塑膠微粒濃度偏高,且隨時間累積。UNM Health Sciences Newsroom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
https://hscnews.unm.edu/news/hsc-newsroom-post-microplastics-human-brains
註10 :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on Plastic Pollution.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塑膠污染政府間談判委員會》
檢索日期 : 2025/9/4,檢自 :
https://www.unep.org/inc-plastic-pollution

關鍵字: #塑膠微粒 #MPs #微型塑膠 #全球塑膠公約 #瓶裝水/寶特瓶 #食品容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