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洽詢

產業知識

Domain Knowledge
消費品
2025/11/25

從科技海綿到美耐皿餐具:遠離三聚氰胺與甲醛風險的安全使用指南

內文出處 SGS雜貨實驗室
  • 3586
從科技海綿到美耐皿餐具:遠離三聚氰胺與甲醛風險的安全使用指南

本文將帶您了解三聚氰胺與甲醛的特性及潛在風險,並分享美耐皿餐具及科技海綿的使用建議,讓您掌握正確使用方法的同時,也能了解相關衛生法規。

近期多篇報導指出,科技海綿(又稱奈米海綿、Magic Eraser)在高溫或油脂環境下,可能釋出三聚氰胺與甲醛,引發消費者對於清潔用品安全的關注。科技海綿成份包含三聚氰胺樹脂與甲醛,而美耐皿餐具則是由三聚氰胺-甲醛聚合物製成,兩者若使用方式不當,都可能釋出化學物質,對健康造成潛在風險。

三聚氰胺與甲醛:特性與潛在風險

三聚氰胺(Melamine, 1,3,5-Triazine-2,4,6-triamine)主要作為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原料,廣泛應用於裝飾傢俱面板、黏著劑、熱固性塗料及美耐皿餐具。在日常生活中,美耐皿餐具因為硬度高且耐用特性,受到消費者青睞,但若使用方式不當,可能導致三聚氰胺釋出,長期攝入則可能影響肝臟與腎臟健康,並增加腎結石及泌尿道疾病風險。

甲醛 (Formaldehyde) 是一種常用於合成樹脂的化學物質,具有防腐與固化特性,因此廣泛應用於塑膠、木製品、膠合板及美耐皿餐具。高濃度接觸可能刺激眼睛、皮膚與呼吸道,而長期暴露則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人類可能致癌物,與鼻咽癌及某些血液疾病相關。

三聚氰胺與甲醛目前都被環境部列為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政府實施嚴格監管,以降低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美耐皿餐具(甲醛-三聚氰胺塑膠)衛生標準

美耐皿餐具因具高硬度、耐熱(約 110~130℃)且耐用,在小吃店、餐廳及家庭中十分常見。
但若餐具破損、有刮痕,或長時間盛裝高溫、酸性食物,可能導致三聚氰胺與甲醛釋出,進而影響健康。為了保障消費者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發布的台灣《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已將「以甲醛-三聚氰胺為原料的塑膠」列為管制項目,並訂定三聚氰胺與甲醛的檢測標準,限量分別為 2.5 ppm 與陰性。各地方衛生局也會不定期抽驗,確保市售美耐皿餐具符合規定。

不只在台灣,三聚氰胺與甲醛也是歐盟食品與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中常見的風險通報項目,通報產品多為餐具與廚具。因此,消費者在選購和使用美耐皿餐具時,務必選擇符合衛生標準的產品,並遵循正確使用方式,以保障健康與安全。

延伸閱讀 : <10月更新> 2025年歐盟、美國、加拿大食品接觸材通報案例
 

餐具安全與清潔:美耐皿餐具及科技海綿使用建議

想讓美耐皿餐具在日常使用中更安全,不只要選購符合衛生標準的產品,正確的使用與清潔方式也很關鍵,以下提供一些日常使用方式 :

美耐皿餐具使用注意事項

  • 選購標示清楚、符合《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美耐皿餐具
  • 避免選購有刺鼻氣味的餐具,以降低品質與安全疑慮
  • 使用時,避免長時間盛裝高溫或酸性食物
  • 使用時,不可放入微波爐、蒸鍋或直接加熱
  • 清洗時,使用中性食品用洗潔劑清洗,也避免使用菜瓜布或鋼刷,以防刮傷餐具表面
  • 美耐皿餐具應定期更換,若有刮傷、磨損、材質龜裂或顏色異常的情形應立即更新

科技海綿使用建議

  • 適用於磁磚、牆面、浴室、不鏽鋼或流理台等非食器表面
  • 避免用於清洗餐具、廚具或食材清潔
  • 避免接觸熱水、熱油或高溫物品
  • 避免用於有塗層的物品,如不沾鍋,以免刮損鍋具表面
  • 使用後,避免高溫沖洗,且應避免與清潔劑混合使用
  • 應定期更換海綿,避免因磨損或老化增加化學物質釋出或細菌滋生的風險

SGS 測試服務

三聚氰胺與甲醛存在於許多日常用品中,長期接觸可能影響健康。全球市場對這兩種物質皆有明確法規規範。SGS 可依據台灣、中國大陸、歐盟...等市場的食品接觸材料(FCM)法規與標準,提供完整測試服務,協助產品符合法規要求,保障消費者安全。如有測試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 本文由SGS雜貨實驗室食品容器具編輯小組編撰 ;若他方引用本網頁相關文章內容亦應註明出處,並應確實遵守著作權規範。

參考資料

關鍵字: #三聚氰胺 #甲醛 #美耐皿餐具 #科技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