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縣民食的安全,在中央主管機關尚未修正食品安全規範之前,桃園縣政府衛生局將依現行規範,也就是肉品瘦肉精「0檢出」的標準,進行稽核。除了例行稽查抽驗工作,自3月20日起,將配合衛生署全國抽驗監測計畫,不分美牛、澳牛、紐牛,也對豬肉、雞鴨等肉品,持續抽驗,至4月30日止。
本次瘦肉精事件,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有完整的稽查規劃,從上游的2家牛肉進口商,到中間的20家肉品加工廠、主要通路商(賣場、超市),及消費端(連鎖餐飲、知名餐飲),目前共稽查382家次,抽驗54件牛肉(其中13件不合格)。
查驗過程,衛生局秉持「三贏策略」,首重為民眾飲食衛生把關,並減少對正當營運餐影店家的衝擊,唯一旦發現不合格食品,也在第一時間公布,讓民眾知道稽查結果,諸如:瘦肉精含量較高的牛肉、以美牛混充澳牛的事件舉發(全國第一件舉發,並依法從重裁處10萬元)。
由於吳縣長特別關心學童營養午餐品質、家庭主婦的肉品採購來源,衛生局在2月中旬,即全面輔導傳統市場進行肉源標示,並加強營養午餐、團膳業者的稽查作業。未來,中央增修食品衛生管理法,也規範傳統市場的肉源標示,在此之前,衛生局已著手輔導,幫助傳統市場攤販早日熟悉相關標示作業。
衛生局也呼籲業者,落實提供牛品來源報告,不可以提供不正確的肉品來源資料,衛生局將持續輔導餐飲業者,落實張貼肉品產地來源標章,得以卡片、標記(標籤)或標示牌(板)等,採懸掛、立(插)牌、黏貼或其他足以辨明的方式,或於店家門口告示、立牌、菜單上標示;並呼籲業者向肉品提供廠商索取檢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