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申請
智能客服
衛福部制訂「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其中對於對身體有危害性的重金屬--鉛、鎘、汞、砷等元素訂有限量,供國內業者遵循,以維護國人飲食健康。
衛福部2021年7月開始實施的「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中,除了採用腸桿菌科限量取代過往的衛生指標菌 (生菌數、大腸桿菌群),也大幅採用指標性病原菌限量以管理食品風險,例如沙門氏菌、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等,另就乳及乳製品類、嬰兒食品引入「採樣計畫」概念,使檢驗結果更具有代表性。
每天都會使用到的食品用洗潔劑若沒有通過檢驗,你真的用得安心嗎?有符合衛生規範嗎?想要洗潔劑用得安心餐盤吃得放心,那就先一起來了解洗潔劑要注意哪些檢驗項目吧!
沙門氏菌經常位居細菌性食品中毒原因的首位,並廣泛存在於動物界。沙門氏菌的感染病症稱為沙門氏菌症,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噁心、嘔吐。
連鎖業者販售的手搖飲料需要注意總熱量、總糖量的標示,咖啡飲料還須標示咖啡因含量,以及產品品名和原產地(國)的標示是否符合「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食品安全風險方面,則要把關好飲品的微生物、配料的食品添加物、原料的農藥殘留及赭麴毒素A (咖啡類原料)。
節錄國際及國內2021年06月重點政策法規及新聞事件回顧。
新版「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開始實施,取代原本10項衛生標準;嬰幼兒食品增訂縮水甘油脂肪酸酯限量標準;市售包裝食品「微甜」、「不甜」比照「微糖」、「無糖」規定。
節錄國際及國內2021年03月重點政策法規及新聞事件回顧。
衛福部於2020年10月6日發布訂定「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為利各界因應,將自民國110年7月1日起實施,整併「一般食品衛生標準」第5條有關微生物之規定。
新加坡食品安全局SFA於8/11公告多種汙染物限量,包括蕈類中的汞、包裝水中的溴酸鹽、穀類製品及嬰兒食品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及玉米赤黴毒素、玉米製品及嬰兒食品中伏馬毒素、多種食品中的赭麴毒素A,以上限量標準將自9/1起生效。
您有商品出口美國加州嗎? 參加我們的線上說明會,幫助您了解今年公布的加州65未來標語使用說明與最新提案。
為增進您的使用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s,您可以點選《Cookie 政策》以詳細了解其內容。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明同意我們使用的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