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申請
智能客服
找不到相關資料
動物用藥為動物性原料產品的強制檢驗項目之一,因藥物的類別眾多,大多以個別的檢驗方法分析,SGS 已建立多項動物用藥殘留測試,協助食品業者管理肉、乳、蛋中的殘留風險。
最能代表端午節的莫過於粽子了,除了成品外,粽子的材料眾多,如糯米、鹹蛋黃、菜脯、蝦米、花生、栗子、豬肉、乾貨(香菇、干貝、魷魚)、粽葉等該注意哪些食品安全風險呢?另外,部分消費者吃粽子時還會沾著醬料一起吃,這些常見的醬料該檢測什麼項目呢?
衛福部2021年7月開始實施的「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中,除了採用腸桿菌科限量取代過往的衛生指標菌 (生菌數、大腸桿菌群),也大幅採用指標性病原菌限量以管理食品風險,例如沙門氏菌、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等,另就乳及乳製品類、嬰兒食品引入「採樣計畫」概念,使檢驗結果更具有代表性。
SGS提供農藥殘留檢驗服務,協助業者因應衛生福利部為加強食用作物殘留農藥之管理,並協助更了解農藥殘留標準。檢驗的工作時長約4天,歡迎洽詢農藥殘留檢驗相關服務。
阪崎腸桿菌是嬰兒配方食品中的重點檢驗項目,此菌對於嬰兒的威脅較大,也是被確定為引起嬰幼兒死亡的重要條件致病菌。「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也對制定相關限量標準,可提供6個月以下嬰兒食用的食品須為陰性 (採樣計畫:n=10,c=0)
統計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2022年5月間通報之環氧乙烷(含2-氯乙醇)食品相關案件共13起,包括營養補充品、乾燥香辛料、泡麵、藜麥、芝麻、冰砂粉、三仙膠、植物萃取物等。
統計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2022年4月間通報之環氧乙烷(含2-氯乙醇)相關案件共30起,多為營養補充品、乾燥蔬菜香辛料、草本植物、麵筋、芝麻、薑黃等。
節錄國際及國內2021年10月重點政策法規及新聞事件回顧
IFSAC使用所建立的分析模型,試圖歸因四種食源性疾病--沙門氏菌、大腸桿菌 O157、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曲狀桿菌的食物汙染來源。
衛福部預告「重組肉及注脂肉食品標示規定」草案,內容包括注脂肉食品之定義及標示相關規定。
食品廠環境監控計畫 (EMP)主要目的是針對危害污染控制措施進行採樣與測試的過程,其標準相較於食安法規或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GHP) 都還高出許多。因此特地舉辦此場研討會將幫助您更了EMP監測計畫與病媒防治管理,SGS為您的產品和消費者把關!
SGS 提供的本次網路研討會將探討有關食品外包裝上必須標示的有效期限其評估方式
為增進您的使用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s,您可以點選《Cookie 政策》以詳細了解其內容。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明同意我們使用的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