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申請
智能客服
除了重金屬及真菌毒素以外,衛福部針對各類食品中的其他汙染物質及毒素制定了限量標準,供食品業者遵循,例如縮水甘油脂肪酸酯、氫氰酸、苯(a)駢芘、植物毒素、海洋毒素、戴奧辛及多氯聯苯等,此外,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及塑化劑目前也已訂有指標值及含量背景值供食品業者參考管理。
美國國會通過了食品過敏原標籤和消費者保護法(FALCPA),將八種食物列為主要食物過敏原,包括:牛奶(Milk),雞蛋(Eggs)、魚類(Fish)、貝類(Shellfish)、堅果(Tree nuts)、花生(Peanuts)、小麥(Wheat)、大豆(Soybeans)。正式將芝麻(Sesame)增列為美國第九種食物過敏原,此法案將於2023年1月1日生效。
中元節是普渡祭祀的節日,普渡食品涵蓋了豬、雞、魚、生鮮水果、米、油、糖果、餅乾、飲料、泡麵、罐頭、素食品等,廣泛的供品類型也面臨不同的風險來源和各自適合的檢測項目。
2022年5月1日至31日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 (TFDA) 公布邊境檢驗不符合食品資訊。
統計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2022年5月間通報之環氧乙烷(含2-氯乙醇)食品相關案件共13起,包括營養補充品、乾燥香辛料、泡麵、藜麥、芝麻、冰砂粉、三仙膠、植物萃取物等。
統計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2022年4月間通報之環氧乙烷(含2-氯乙醇)相關案件共30起,多為營養補充品、乾燥蔬菜香辛料、草本植物、麵筋、芝麻、薑黃等。
找不到相關資料
為增進您的使用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s,您可以點選《Cookie 政策》以詳細了解其內容。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明同意我們使用的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