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申請
智能客服
中元節是普渡祭祀的節日,普渡食品涵蓋了豬、雞、魚、生鮮水果、米、油、糖果、餅乾、飲料、泡麵、罐頭、素食品等,廣泛的供品類型也面臨不同的風險來源和各自適合的檢測項目。
最能代表端午節的莫過於粽子了,除了成品外,粽子的材料眾多,如糯米、鹹蛋黃、菜脯、蝦米、花生、栗子、豬肉、乾貨(香菇、干貝、魷魚)、粽葉等該注意哪些食品安全風險呢?另外,部分消費者吃粽子時還會沾著醬料一起吃,這些常見的醬料該檢測什麼項目呢?
最近因全民致力於防疫工作,在政府大力的宣導下,興起了一股「假日宅在家」的宅經濟,不少食品業者看準了這一波契機,紛紛將原本店面販售的佳餚改由冷凍包裝食品的方式進行宅配銷售,以刺激業績成長。為了確認法規的符合性,在銷售冷凍食品前業者需要進行那些食品檢測項目呢?
如果食品中出現大腸桿菌,通常意味著食品直接或間接地被糞便污染。大腸桿菌檢測共有三種方法,分別是多重試管法、微孔濾膜過濾法以及混合稀釋法。有大腸桿菌檢測需求歡迎洽詢SGS。
節錄國際及國內2021年01月重點食品相關政策法規及食品相關新聞事件回顧。
節錄國際及國內2020年12月重點食品相關政策法規及食品相關新聞事件回顧。
節錄國際及國內2020年11月重點食品相關政策法規及食品相關新聞事件回顧。
衛福部於2020年10月6日發布訂定「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為利各界因應,將自民國110年7月1日起實施。
食藥署於2018-05-08發布訂定「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將現行各項食品衛生標準中有關重金屬、真菌毒素及其他污染物質等規定整合成一個標準,並與國際有關規範調和,且針對特定食品新增一些汙染物質、重金屬標準,此外並同步預告修正「一般食品衛生標準」等7項標準及廢止「蛋類衛生標準」等12項標準,並於1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找不到相關資料
為增進您的使用體驗,本網站使用 Cookies,您可以點選《Cookie 政策》以詳細了解其內容。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明同意我們使用的 Cookies。